今天是我在北梅國中進行最後一次國二的國文科教學,在短暫的七月間,與學生相處從最初的好奇試探,到現在熟悉後的開放自然,每個過程都是寶貴的經驗,同時也體悟到偏鄉教育的重要。

                 午休結束,我立刻在教室的白板上寫下今天課堂的分組名單,由於先前觀課時發現學生自行分組會特定排擠某位學生,於是我決定課前依照每位學生的程度來劃分組別,以一組三人,共四組的形式來進行分組合作學習。當第五節課鐘聲響起,我立刻請學生按照白板上指示的名單分組,並表示課程中會有分組玩遊戲的部分,所以請所有同學配合分組。大多學生很配合的開始移動座位,只有少部分的學生因不想跟受到排擠的學生同組而吵了起來,沒想到這種排擠同學的氣氛瞬間感染全班,下一秒所有學生開始以惡意的語言抨擊某位學生,這很明顯,就是全班集體霸凌的現象。

                  我見狀後心涼了半截,立刻以嚴肅的口氣與高分貝的音量訓斥全班,試圖讓自己的聲音壓過這些惡意的排擠聲浪:「現在都已經上課了,吵什麼吵?」

                 這一吼,果然鎮住從班上四面八方而來的強烈抨擊,眼看全班終於冷靜下來並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後,我馬上要求被排擠到角落的學生回座,同時於課堂中利用幾分鐘的時間機會教育。而這中途的小插曲,讓班級氣氛一度呈現嚴肅僵硬的狀態,也因我第一次於這麼多學生面前大聲訓斥,憤怒到手腳發抖,不顧教室後排的幾位觀課老師,仍向所有學生表達老師對於以言語欺負同學的行為感到生氣,不過還好後來學生也都很配合我的教學,前半段分組的情緒顯然沒遷怒到後半段的分組玩遊戲,學生們還是玩得很盡興。

                 雖然我先前疾言厲色的訓斥全班,當班級氣氛降到最低點時,我開始質疑自己的班級經營能力,甚至還怕學生因我的斥責教訓而不配合分組遊戲的進行,但令我驚訝的是,學生真的很單純可愛,完全不會有記仇的表現,即使我先前嚴厲的訓斥,仍影響不了之後課程的教學互動,學生很積極舉手搶答、積極回答問題、積極融入「詩情畫意」的遊戲中,就連課程到最後時,我請他們寫的教學回饋,也都非常願意動筆填寫自己對於我這三節課的教學所給予的感動,每一句肯定的話語,足以燃燒我對教學的熱忱,真的非常感謝這群天真善良的孩子們,使我得到的不只是班級經營的技巧,更是充實內心那滿滿的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6史懷哲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