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劃過天際,若隱若現的山巒於濛濛霧靄中耀眼閃爍,彷彿宣告今天下午第二節國文課的來到。準備多時的教學活動設計,終於在今天午後可盡情將教案裡的內容化為現實,孩子們滿足的笑容,就是最棒的回饋。

                 這節課我試著突破傳統紙筆教學的框架,吸取第一節觀課老師的建議,以PPT播放投影片的方式,將每位學生手上的學習單內容投影到白板上,而我拿著白板筆直接在投影於白板上的近體詩格律進行教學,如此一來便可使台下的學生較為清楚學習重點,同時也便於運用提問法,以搶答方式讓所有學生共同參與,並以集點為誘因,讓學生更積極融入教學中。

                 由於近體詩格律的教學為第一節課的複習,只以幾分鐘的時間快速喚起學生的舊經驗,接著才是進入這節課的重點,即讓學生掌握近體詩格律的活用。我發下的學習單中,就放入不同格律的近體詩,透過引導的方式為學生建立鷹架,學習如何從一篇不熟悉的近體詩中看出平仄、押韻、對仗等各種格律的方法,因近體詩格律的辨別為近年來國中會考的重點之一,故我希望於北梅國中教學的這三節課時間,帶領孩子熟悉分析近體詩格律的技巧。

                 而我在教學過程中卻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雖然近體詩對於國中生來說普遍缺少吸引力,也因文言文字詞較為難理解,成為多數國中生在國文科上最大的瓶頸,但我發現北梅的孩子除了位於偏鄉所接觸較少的古文資源外,他們對於文言文也較無興趣,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在課堂上感到百無聊賴,於是我想出各種活動遊戲的方式,激發他們對近體詩的好奇,無論是「打節奏接力念唐詩」、「詩情畫意」、「畫圖猜詩」等各類相關教學活動,果真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只要於課堂上每個階段都發揮一點巧思,皆可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增進他們的學習動機,更可在教學互動中培養相互信任的師生關係,這是我目前這兩節課最深刻的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6史懷哲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