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第一周的課程沒有安排得很流暢,因此在這週又用了類似的節奏主題,想重新以不同的方式來教學,首先是讓學生去想生活中有那些節奏聲音,並將所想到的寫在學習單上,在這堂課中學習單的主要用意是讓學生在課堂上動筆寫字期望讓學生也能較專注的學習,但是在課後發現許多的問題,學習單在這堂課中真的能發揮它的效用,讓學生更專注的學習嗎?我認為是沒有,在講解的過程中,學生也會花更多的時間在填寫學習單而導致沒有真正的去吸收去理解課堂內容。另外在影片的播放上,我找了許多的影片,想讓學生接收更多不同方面的表演運用方式,但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我發現不能貪心的想要甚麼都播放給學生觀賞,必須有重點的精挑細選出影片,尤其是有比較性的二到三種相同類型的影片去讓學生看看其中的不同之處,反而更能發揮影片的作用,加深學生的印象。最後在綜合活動的部分,是讓學生以廢物利用的概念來替流行歌曲加入節奏,經過十分鐘的分組練習後讓各組上台發表,在這個部分,由於前面時間的拖延也導致沒有更充裕的時間去執行,而表演場地及音響播放的位置動線是不順暢的,之後如果有這樣的活動安排,自備藍芽喇叭在對於播放音樂會方便許多。

    整體來說,如何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流程轉換的時機拿捏和觀察以及臨場反應的應對也是大挑戰,需要多多的磨練,至於學習單的運用也需要好好思考是否有這個必要。經過課後的反思,也對這堂課的整體流程有了不同的想法及更動,這對自我來說也是一大步的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6史懷哲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